我是24k婚攝的攝影師,今天要寫的不是攝影的事而是讓我難熬的帶狀疱(皰)疹.
本來這病好發於免疫力抵抗力較弱的中老年人,
但時代的變遷很多像我ㄧ樣的年輕人因生活不正常致使免疫力變弱,
讓帶狀泡(皰)疹病毒有機可趁,若治療過程又錯失良機那伴隨的
神經受損的痛可能會讓你數年或終身疼痛不止.

    工作忙碌偶有腿部酸痛,就在端午節前因工作繁重加上熬夜修理公司內部網路,
且假期期間又與家人出遊2天,這期間感覺腿部酸痛但並不以為意只抹酸痛軟膏處理.
沒想到6/1起床發現大腿內側長出十幾粒大小不一的紅疹而且痛得感覺也不像運動後的酸痛,
當時才意識到不對勁,趕快到皮膚科就診才知道得了帶狀泡(皰)疹,
醫生打了針開了三天口服及塗抹藥膏,也要求不能熬夜,並提醒水疱還會更多.

P1010939.JPG

   在期待6/6出三機作業前病痛能有所改善,雖紅斑變成水泡且多長了幾十粒,也確實不那麼痛,
但災難就在服用含有止痛藥的西藥錯覺中醞釀.
當天工作期間越來越不舒服,結束工作在車上換上短褲檢查痛處才發現原本4區塊密佈的泡疹變成9個區塊,
而且水泡明顯變多變大,整個大腿灼熱刺痛抽痛交雜的疼痛加劇且難耐,
這顯示目前服用及塗抹的藥物無法抑制病毒的蔓延.

   利用假日問了親友也看網路資料內容也大同小異,病癥如上(但還不覺神經痛的苦痛),病程則約1至3個月.
越想越失望的是看了醫生藥吃了也抹了卻還要熬那麼久,難道沒良醫或特效藥嗎?

   辛苦尋找後終於發現這篇“帶狀疱疹針藥治療”,文內所解說的快且短的療程吸引了我,
也決定6/8去找這位遠在台中太平 永生中醫診所的 黃坤山醫師.

   悲觀的是黃醫師說怎麼拖那麼久,樂觀的是他告訴我接下來的療程與病程可以在1個禮拜就會改善.
在連3天3次的 火針,敷藥,熱烘讓病癥因療程而縮短改善了.已生成的水泡很快變乾黑,
新長出的紅斑壓制沒再變成水泡,帶回的七日份口服中藥也沒讓紅斑區塊再新增長出來,灼熱刺痛也少了.

0DSCI0908.jpg
0DSCI0909.jpg

   6/11跟黃醫師說在第6/10第2次治療後當晚腿變得很痛有如千萬隻蟲在皮下搔癢鑽動且神經痛非常明顯,
黃醫師說因先前西藥的藥物含有類固醇止痛藥,沒服用後以致神經抽痛現象非常明顯也就會很不舒服,
而且免疫力會變差,病程會更長.
心想在不知疼痛下以致先前因延誤太久的那幾區塊皰疹(圖深色疤痕處)已傷及皮下神經系統,
聽說這神經痛的苦痛有可能延續數年或終身伴隨,真是很耽心.
6/11的第4次療程為治療神經痛也就多了針灸治療,接下來就看能否改善神經痛.

6/13夜裡睡覺神經抽痛已改善不少,才3次的針灸就能讓神經痛改善近七成真好,
到今天整個帶狀疱疹療程應可算結束.
不過下週我打算持續治療以徹底改善神經痛並調理被生活不正常所虐的臭皮囊. 


   提醒患有帶狀疱(皰)疹的網友切記以下提醒-
越早治療越不會傷及神經也千萬記得作息要正常不要熬夜,
表皮病徵為防感染切記勿塗偏方草藥或用非醫療手段將水泡弄破.
表皮病徵為防惡化切記勿碰水與清潔劑如香皂.
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與魚腥類.

   帶狀疱(皰)疹不會因你是否得過水痘而患此病,
因為空氣中本來就充滿各種病毒包含帶狀疱(皰)疹病毒,
患此病主因是在於本身的抵抗力與免疫系統變差,讓病毒有機可趁.

帶狀疱(皰)疹有分乾溼兩類型,溼型較麻煩.

   po了這篇文章後很多受帶狀疱疹困擾的人打電話給公司客服,她快成了帶狀疱疹Q&A的客服呢。
也請大家別忘多推薦我們,我們可是專業攝影錄影及相片影片後製的24k婚攝
很多網友問疤痕復原情況,因延誤治療所以疤痕非常明顯,但
經過三年放任不管後雖算不上美腿但也不差啦。
IMG_20130929_001252  
2013/09/29更新給大家參考


loge.png 24k婚禮紀錄 (攝影 錄影 MV)
歡迎您來 祝妳 幸福 平安 喜樂

tel.bmp: 0923-224787 MAIL: email.bmp / MSN:msn.bmp/ FP: facebook.png

服務: transaction.bmp/ 相片作品:photo1.bmp /photo2.bmp /photo3.bmp/ 影片作品: youtube.bmp
QR Code: 24k婚攝QR  


****************************************************************************

以下為引用 永生中醫診所    黃坤山醫師 的文章

帶狀疱疹針藥治療

前言         
皮膚上出現成簇如中珠的 疱疹,疼痛劇烈,多突然發生,如蛇纏繞,故稱“蛇丹”。每多纏腰而生,又稱“纏腰火丹”,俗稱“蛇串瘡 ”,“纏腰龍”;本病亦可發生在其他部位,如頭面、下肢等,常因感冒、消化不良、年老體衰、精神刺激誘發本病,多發生於春秋季節,過濾性病毒引起。
歷代醫家論述
帶狀疱疹歷代醫家有詳細記載且治法明確,如明、 陳實功的『外科 正宗』“
火丹者,心火妄動,三焦風熱乘之,故發于肌膚之表,有乾濕不同,紅白之異。
乾者色紅,形如雲片,上起風粟,作養發熱,此屬心、肝二經之火,治以涼心瀉
肝,化斑解毒湯是也。濕者色多黃白,大小不等,流水作爛,又且多疼,此屬脾、
肺二經濕熱,宜清肺、瀉脾、除濕胃苓湯是也。腰脅生之,肝火妄動,名曰纏腰
丹,柴胡清肝湯。外以柏葉散、如意金黃散敷之。”(1)
明、王肯堂『証治準繩』對帶狀疱疹的病因有不同論點“纏腰火丹  或問︰繞腰生瘡,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帶瘡,亦名纏腰火丹。由心腎不交,肝火內熾,流入膀胱,纏于帶脈,故如束帶。急服內疏黃連湯。壯實者,一粒金丹下之。活命飲加芩、連、黃柏,外用清熱解毒藥敷之。此証若不早治,纏腰已遍,則毒由臍入,膨脹不食而死。    治蛇纏瘡    上用雄黃研為末,以醋調涂,仍用酒調服”。(2)
清 祁坤『外科大成』對帶狀疱疹的病因論點“ 纏腰火丹  一名火帶瘡。俗名蛇串瘡。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泡。痛如火燎。由心腎不交。肝火內熾。流入膀胱而纏帶脈也。宜內疏黃連湯清之。壯實者貴金丸下之。外以清涼膏涂之自愈。如失治。    則纏腰已遍。毒由臍入。膨脹不食者。不治。”。(3)
清 吳謙『外科心法要訣』對帶狀疱疹的病因論點“纏腰火丹  此証俗名蛇串
瘡,有乾濕不同,紅黃之異,皆如累累珠形。乾者色紅赤,形如雲片,上起風粟,
作痒發熱。此屬肝心二經風火,治宜龍膽瀉肝湯;濕者色黃白,水疱大小不等,
作爛流水,較乾者多疼,此屬脾肺二經濕熱,治宜除濕胃苓湯。若腰肋生之,
系肝火妄動,宜用柴胡清肝湯治之,其間小  ,用線針穿破,外用柏葉散敷之;
若不速治,纏腰已遍,毒瓦斯入臍,令人膨脹、悶嘔者逆”。(4)


主要症狀︰
帶狀疱疹潛伏期為2-3周,皮膚發疱疹之前常有3-4日的輕微發燒、疲勞、腸胃
障礙,全身不適等症狀。4-5日後,方有水疱形成,且常伴有神經症狀之發生,
但神經痛可能於水疱出現之前即已發生。

1.皮膚發疹︰帶狀群集但各自獨立性如帶狀的小水疱,漸見如綠豆大小的透明清澈水疱,疱壁緊張,在2-5天內不斷有新水疱陸續出現,數日內,水疱變為混濁,逐漸吸收,乾枯結痂,痂脫而愈,不留疤痕,重者發生大疱,血疱甚至壞疽者。
2.神經痛︰神經症狀開始出現皮膚發疹之前,平均4-5日,少數患者與皮膚疱疹同時開始,疼痛在皮膚病變進行整個過程中持續存在。皮膚病變消失而相伴疼痛減輕。疼痛之程度,大部分患者疼痛程度輕微,經過1-4周漸漸消失,但年齡過50歲以上的病患,痛的程度比較嚴重,且可持續至皮膚病變痊愈之後幾個月至數年之久。
    此病之發生部位除軀幹四肢之外,也會侵犯腦神經︰
(1)面膝狀神經帶狀疱疹(geniculate herpes zoster),由膝狀神經節(geniculum nerui facialis)受侵犯之故,除了皮膚疱疹形之外,耳部或耳周或口腔粘膜有神經痛之產生,及側面神經麻痺之現象出現。
(2)眼部帶狀疱疹(ocular herpes zoster)由於三叉神經之眼支受到侵犯,可有角結膜炎(kerato-conjunetivitis)發生,在嚴重的患者更可因眼球之被侵犯而角膜疤痕失明。
(3)當內眥至鼻根部由鼻睫狀神經(nervus naso-ciliaris)支配之三角區之皮膚發生帶狀疱疹時、眼球亦可受到侵犯產生永久性損傷。
3.淋巴腺腫脹︰與水疱之發生同時,其所屬淋巴腺會腫脹,跟著水疱漸次消退,
  淋巴腺也慢慢消腫。(5)
辨証論治
(1)肝經火盛︰疱壁緊張基底漸紅,痛如針孔,伴有口咽乾,渴喜冷飲,煩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苔薄黃或膩、脈弦數。清熱利濕,瀉火解毒,常用治以龍膽瀉肝湯加減。
(2)脾經濕熱︰疱壁鬆弛易破,水疱呈黃白色,破後滲水糜爛,或見化膿,重者壞死結痂,舌淡紅,苔白膩或苔膩,脈滑數。健脾利濕,清熱解毒,治以胃苓湯加減。
(3)血瘀氣滯︰多見於久病或年老體弱之人,疹消退後仍劇痛不止,舌質暗,苔 薄白,脈弦細。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佐以清熱解毒,活以桃紅四物湯加元胡、川楝子、郁金、香附、梔子、甘草。
發於三叉神經分佈區加菊花3錢, 蟬蛻2錢 ;發於肋間神經分佈區加延胡索3錢, ,川楝子2錢;發於腰神經分佈區加苦參3錢, ,地膚子3錢,;煩躁失眠者加夜交藤5錢,炒酸棗仁3錢, ;帶狀疱疹結痂后去龍膽草、梔子、黃芩、木通,加薏苡仁5錢,茯苓3錢,,砂仁3錢,
  針刺法

(1 ) 圍刺法︰ 治療於病變局部皮下,用針尖斜向皮損中央, 再用艾條灸患處(以皮損局部潮紅為度) ,每日一次。(6)
(2 ) 圍刺法配合華佗夾脊穴︰病變在頭部用局部圍刺,在胸腰部用局部圍刺加針同側夾5 脊穴。用28 號2 寸毫針在疱疹前後左右圍刺, 針身透過病變中心部位到對側,圍刺畢,逐一捻轉諸針,用瀉法。(7)
(3 )夾脊穴︰皮損在前額, 頸部取同側第2、3 頸旁夾脊穴, 皮損在胸腹部取第9 肋間神經對應的脊神經根部同側夾脊穴,配陽陵泉。用28號毫針距後正中線015 寸處直刺進針, 針夾至板骨膜後, 先行捻轉, 再行提插捻轉瀉法, 行1 分鐘後出針, 背部穴行針1~2分鐘, 留針20~30 分鐘, 行針2~3 次, 每日針1 次, 疼痛控制後,, 隔日1 次。(8)
(4 ) 圍針與隔蒜灸︰用30 號1.5~2 寸毫針, 以15°角沿皮損邊皮下向中心線橫刺, 得氣後平補平瀉, 留針30 分鐘, 先蛇眼(初發疱疹端) , 後蛇尾(疱疹延伸尾端) 上置0.12cm濃蒜片, 上置黃豆大艾柱, 灸3 壯, 或取患側內關, 足三裡等穴針刺, 3~12日后痊愈, 無後遺神經痛。 可配期門、三陰交、陽陵泉、氣海、合谷、曲池等穴,此法取穴在病灶皮膚的神經根及神經幹附近。(9)
(6 )針刺法治療, 發于頭面取風池、外關、列缺、合谷、內庭佐以清熱化濕;胸脅取支溝、內關、陰陽陵泉,行間、太溪;腰腿腹部取然谷、血海、風市、伏兔、昆侖、通谷, 可取相應夾脊穴, 病變部施局部透刺, 圍刺及七星針圍針。 (10)(11)
火針法
(1 ) 以火針針在疱疹上,疱疹刺破後流出水狀液體,皮膚勿使破裂露出傷口,液      體流出後  疹略消,2-3日後,疱疹顏色變黑結疤。取穴以足太陽膀胱經為主,常用肺俞、肝俞、膽俞、脾俞,腰以上配支溝, 腰以下配陽陵泉, 將針置於酒精燈上燒灼至針尖紅而發亮時取針刺入穴位針刺深度0.1~0.3 cm, , 快刺疾出,3 日1 次。
(2 ) 火針加罐治療選用賀普仁盤龍火針,患者臥位或坐位,將針頭燒紅, 在始用疾刺法呈“品”字形點刺3 針, 立刻在針口處拔罐,皮損尾端同樣方法, 留5~10 分鐘, 每天或隔天1 次, 3 次為限。(17)
(3 )用火針加罐︰即用5cm不鏽鋼針燒紅後, 速刺入皮疹處進針1~2mm, 後加火罐,留罐15 分鐘,直到有點狀黃色液拔出為止每日1 次。(18)

艾灸法
(1 ) 燈火灸八穴治帶狀疱疹, 根據患病部位取患側穴位: 顏面取合谷、頭項取列缺、胸脅取內關、腹部取足三裡、少腹部取三陰交、腰背部取委中、臀部取環跳、四肢取陽陵泉, 取燈心草長3 寸, 一端蘸菜籽油, 點燃後用燈心草油火迅速接觸穴位皮膚,每日1 次。(12)
(2 )艾灸,點燃艾條,離疹面合適距離(以患者自我感覺皮膚不燙為度) 迴旋灸法, 灸至皮膚發紅, 或疱疹由透明色變為乳白色,1 次不超過15 分鐘, 5 天為1 療程, 治療期間忌蔥、蒜、魚腥等物。(13)
(3 ) 壯醫藥殘點灸法治帶狀疱疹用直徑1 毫米苧麻線,經藥製備液浸泡而成的線, 點燃一端成圓珠狀炭火直接灼灸,  點燃一端成圓珠狀炭火直接灼灸, 在疱疹先發及後發部位點灸蓮花灸, 結頂穴, 最後在疱疹外圍約1cm處圍灸一轉,配風池、大椎、曲池、合谷、氣海(雙側) ,輕症2~3次痊愈, 中症3~5 次, 重症5~8 次。(14)

刺血拔罐法
(1)取穴:龍眼(手小指中節尺側) , 先搓小指片刻, 消毒后用三棱針快刺, 擠壓出血9 滴, 最早起疱疹地方為“龍尾”, 延伸端為“龍頭”, 在龍頭、龍尾外側及頭、尾之間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出血處以火罐拔之, 起罐後用酒精棉球擦淨, 胸以上部位加曲池、合谷, 腰以下加足三裡、三陰交、太沖, 針用瀉法, 留針30 分鐘, 每日一次。(19)
案例
姓名︰彭○○   身分證號︰L120486855  出生︰57、9、29 
住址︰太平市  職業︰老師  初診日期︰93年7月22日
主訴︰腰部大腿疱疹,已五日,服西藥三日未疱疹改善,難眠,大便時而下痢,,皮膚養痛,口苦、咽乾、倦怠、食慾不振,脈浮數。
診斷︰肝經火盛、濕熱內蓄、清肝火利濕。
治療︰龍膽瀉肝湯8g加茵陳1g、豬苓1g、茯苓1g、澤瀉0.7g、元胡1g   3×2
      針炙︰火針疱疹;流出黃色液體。
二診7/23︰水疱顏色略變褐色,皮膚略癢,藥物同上。
三診7/24︰水疱顏色變黑,已不癢痛,藥物同上,3×3
四診7/27︰水疱結痂,藥物同上,3×3

疹病護理
經常觀察疹病的變化,保持疹病及全身皮膚的清潔乾燥, 避免用手搔抓, 防止疹病破裂引起感染, 如有破損可塗優碘預防感染。
飲食護理
機體抵抗力下降是本病發病的主要誘因, 食慾不振, 可引起營養不良, 而營養不良又可使皮膚壞死, 愈合時留下疤痕。 鼓勵進食, 避免刺激性飲食, 給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如牛奶、雞蛋、魚肉、豆製品及新鮮菜蔬。
心理護理
由於疹病位於表皮, 患者能夠看到疹病的變化, 情緒易隨之波動; 疹病發于顏面者, 影響容貌, 加之劇烈的疼痛, 使患者身心痛苦。我們以高度的責任心, 關心、體貼、安慰患者, 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積極配合治療。
注意事項
  空腹、年老、過飽、過度疲勞、灸法恐懼者以及局部神經末梢受損致感覺障礙者, 一定要謹慎施灸,以防暈灸和燙傷。施灸過量, 局部出現小水疱時勿需處理, 一般可自行吸收 防止搔抓。治療期間要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和調的情志, 並囑其進食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以增強機體免疫力。禁煙酒和刺激性食物, 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綜合討論
帶狀疱疹的治療一般遵循《素問‧氣穴論》“疾瀉無怠, 以通榮衛,見而瀉之,無問所會”的原則。在具體治療中,針刺法多取皮損區局部圍刺兼相應夾脊穴,針多用瀉法,臨床上此法應用最多。艾灸方法如《醫學入門》中所述“實者灸之,使實邪火氣而發散也,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者,火就燥之義也。”說明“熱証可灸”值得研究。刺血拔罐法多用梅花針或三棱針局部叩刺, 臨床上多與拔罐法配合使用, 兩者相得益彰, 提升刺絡放血效果, 此法多用於血瘀証型。火針療法應用不廣泛, 其原因多為火針治療中患者的恐懼感及燒灼感, 對操作者手法要求高等, 但此法療程短, 療效肯定。總之, 在帶狀疱疹治療中, 根據各種臨床療效及治療時間來看, 若本著整體理念、辨証求因, 將上述幾種方法結合或交替使用, 既能縮短病程, 加強療效,
 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屬中醫痺証範疇。多由心、肝二經火邪濕毒凝結, 日久致絡脈痺阻、氣血壅遏而成。由於病邪淺深不同及患者正氣強弱各異, 部分帶狀疱疹患者在疱疹完全消退後遺留神經痛可達數月至數年之久。又由於病久邪客絡脈, 常使邪氣深沉,一般藥力難及, 致使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常纏綿難愈。刺絡拔罐法直接針刺病變處皮膚絡脈, 使其出血, 令邪毒隨之外泄, 繼以拔罐, 使邪毒消散必盡。病變處火邪濕毒盡除, 氣血暢通, 疼痛自止。

附注:
化斑解毒湯   化斑解毒湯石膏  玄參知母共連翹    黃連升麻蒡子等  甘草人         中黃更高  玄參  知母  石膏  人中黃  黃連  升麻  連翹  牛蒡子(各等分)  甘草(五分)    水二鐘,淡竹葉二十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除濕胃苓湯   除濕胃苓湯草朴  陳皮二術澤豬苓    防風滑石山梔等  木通薄桂赤苓名 
參考文獻
1. 明、 陳實功 外科 正宗  旋風出版社 
2. 明、王肯堂 証治準繩
3 .清 祁坤 外科大成
4清 吳謙 外科心法要訣
5. 范如霖 臨床皮膚科學  合記圖書出版社 p 102-103
6 趙寧俠 陝西中醫,1989 ,10(9) :419
7 孫遠征 黑龍江中醫藥,1990 , (6) :38
8 歐陽群、喻國雄 新中醫,1993 ,25(12) :29~30
9 盧希玲、魏民 福建中醫學院學報,1995 ,15(1) :36
10 張興元 雲南中醫中藥雜誌,1996 ,17(5) :73~74
11 向莉、杜家惠 針灸臨床雜誌,1998 , (3) :28
12 陳元壩 陝西中醫,1989 ,10(9) :419
13 蔡榕 上海中醫藥雜誌,1996 , (7) :19
14 韋振群 中國中醫藥訊息雜誌,1996 , (3) :34
15 董勤 江蘇中醫,1991 ,12(4) :24~26
16 鄭學良 江蘇中醫,1988 ,19(8) :26
17 黃石璽、許明輝 中醫雜誌,1994 ,35(11) :67
18 焦丹紅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1994 ,58(2) :1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4K婚禮紀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